全国咨询热线:

13600579917

当前位置:技术支持 > 立式珩磨机的珩磨头振动故障根源及消除措施 技术文章

立式珩磨机的珩磨头振动故障根源及消除措施

点击次数:10  更新时间:2025-09-12
  珩磨头是立式珩磨机实现工件内孔精密加工的核心执行部件,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决定珩磨孔的表面粗糙度与几何精度。当珩磨头出现振动故障(如高频振动、周期性异响、加工表面出现振纹)时,需从 “机械适配”“工艺参数”“部件状态” 三个维度拆解根源,通过系统性消除措施恢复平稳运行。
 
  一、振动故障的核心根源:从结构与运行逻辑拆解
 
  1. 机械适配失衡:振动的基础诱因
 
  珩磨头与工件、设备的适配偏差是首要根源。其一,珩磨头与工件内孔的间隙不当:若间隙过大,珩磨头在孔内易出现径向窜动;若间隙过小,珩磨条与孔壁过度挤压,会引发摩擦振动。其二,珩磨头与主轴的同轴度偏差:主轴弯曲、珩磨头连接杆松动或磨损,会导致珩磨头旋转时产生离心力,引发周期性振动。其三,珩磨头平衡失衡:长期使用后,珩磨条磨损不均、配重块脱落,会使珩磨头重心偏移,高速旋转时形成振动源。
 
  2. 工艺参数失配:振动的动态诱因
 
  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会加剧振动。一方面,珩磨压力过高:过大的径向进给压力会使珩磨条与工件孔壁接触力骤增,超出材料切削耐受度,引发高频振动;另一方面,转速与进给速度不匹配:转速过高而进给速度过慢,会导致珩磨条单齿切削量过大,产生冲击振动;反之,转速过低、进给过快,易造成切削不连续,引发间歇性振动。此外,珩磨液供给不足或喷嘴角度偏差,会导致润滑冷却不充分,摩擦阻力增大,间接诱发振动。
 
  3. 核心部件老化或损坏:振动的内在诱因
 
  珩磨头关键部件状态异常会直接引发振动。珩磨条磨损过度或脱落:磨损不均的珩磨条会使切削力分布失衡,脱落则导致局部受力突变;珩磨头导向条磨损:导向条失去导向作用,会使珩磨头在孔内晃动;珩磨头内部传动部件故障(如齿轮磨损、轴承损坏),会导致旋转动力传递不均,引发振动并伴随异响。
 
  二、振动故障的针对性消除措施
 
  1. 优化机械适配:重建平稳运行基础
 
  针对间隙与同轴度问题,先测量工件内孔实际尺寸,选择适配规格的珩磨头(确保初始间隙控制在0.02-0.05mm);拆卸珩磨头连接杆,检查主轴弯曲度(用百分表测量径向跳动),若偏差超标需校直主轴或更换连接杆,重新紧固珩磨头与主轴的连接螺栓,确保同轴度符合要求。针对平衡失衡,拆解珩磨头,更换磨损不均的珩磨条,重新校准配重块位置,必要时进行动平衡测试,消除离心力振动源。
 
  2. 调整工艺参数:适配加工需求
 
  根据工件材料硬度与内孔精度要求,降低过高的珩磨压力(如对铝合金工件,可将径向压力从0.8MPa 调整至0.4-0.6MPa);通过试加工优化转速与进给速度匹配关系(如硬度较高的钢材,可采用 “中转速 + 适中进给” 模式),避免切削力突变。同时,检查珩磨液系统,清理堵塞的喷嘴并调整角度(确保珩磨液精准喷射至切削区域),补充足量珩磨液,提升润滑冷却效果,减少摩擦振动。
 
  3. 修复或更换老化部件:消除内在隐患
 
  定期检查珩磨条磨损状态,当磨损量超过2mm或出现崩裂时,及时更换同粒度、同材质的珩磨条(如精细加工阶段选用800#以上细粒度珩磨条);更换磨损的导向条,确保导向面平整光滑;拆解珩磨头内部传动结构,更换磨损的齿轮与轴承,重新涂抹润滑脂,确保动力传递顺畅,无卡滞或异响。
 
  三、故障消除后的验证与预防
 
  修复后需进行试加工验证:装夹标准工件,启动珩磨头运行,观察是否有振动或异响,加工后检测内孔表面粗糙度(确保Ra≤0.8μm)与圆柱度,确认无振纹等缺陷。日常预防中,每班次检查珩磨头部件状态与珩磨液供给,每周校准珩磨头与主轴的同轴度,每月进行一次动平衡检查,从源头减少振动故障发生概率。
 
上一篇:没有了    下一篇:立式珩磨机的工作台定位故障诊断与调整方法